國立卓蘭實驗高中教學活動教案
教學科目:公民與社會科
多元文化教學
活動日期:民國102年2月29日
上午十點~十一點十分
教學主題:地方文化巡禮
選修公民與社會第三課
授課班級:普三甲班學生40人
外籍交換學生2人
指導老師:陳美麗老師
活動設計:1、步行至卓蘭鎮
2、區域鄉土民俗巡禮
3、了解地方史蹟文化
4、體驗傳統習俗文化
5、認識社區發展及社區文化
教學目標:
一、技能方面
1、能了解卓蘭地區文化特質
2、能認識客家文化民俗及鄉土文化特色
3、能提出全球在地化與在地全球化的差異
4、能指出社區發展及社區文化特質
二、認知方面
1、能體會在地宗教信仰及民俗文化內涵
2、能知悉地方區域文化與產業發展趨勢
3、能了解苗栗縣卓蘭地方史蹟文化
三、情意方面
1、促進班級學生互動與溝通
2、加強學生凝聚班級向心力
3、增進師生情感交流
4、緩解升學壓力,舒暢身心靈
5、學習惜福與感恩
活動內容及照片:
卓蘭峨崙廟位於中街里,創建於清道光三年
(一八二三),以三山國王為主神,是卓蘭地
區最古老的廟宇,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。
一般廟宇,鐘鼓是不可缺少的設備,峨崙廟也不例外,不過,峨
崙廟那口古鐘,卻曾失蹤四十年後,再重返故廟,說起來,那是一段
血淚交織成的傳奇故事。
民國卅年,中日戰爭正酣,日本因資源缺乏,因此對台灣的銅鐵
器具皆搜括一空,連廟寺的鐘亦不例外。日人搜刮峨崙廟的古鐘後,
峨崙廟縱使在光復後亦無再添購新鐘,直至十多年前,峨崙廟廟祝張
立春先生,有一天因事到大湖,路過大湖警察分局,竟發現警分局後
院的「警鐘」,竟是他當年時常擦拭清理的峨崙廟古鐘。
這件事讓卓蘭鎮的耆老知悉後,經過地
方人士多方奔走,並提出相關證明,直到民
國七十年冬,這口古鐘又回到了峨崙廟了!
這口鐘,對卓蘭鎮民而言,已成為鎮山之寶! 廟門
參與活動學生感想與心得: